10月21-22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海洋学院吴怀春院长带领教师团队一行9人,访问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双方就科教融合进行深入研讨。吴能友所长主持研讨会,王宏斌副所长、印萍副所长、副总、科技处、人教处、各业务部门负责人及导师代表参会。
海洋学院教师团首先参观了青岛海洋所蓝谷园区成果展厅、自然资源部天然气水合物重点实验室、海洋地质大数据中心和大洋样品岩心库,全面了解青岛所发展历程、职责使命、基础设施和科技平台建设、业务拓展以及重大科技成果。
吴能友所长向吴怀春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回顾了青岛海洋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2020年年底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来,双方积极落实自然资源部与教育部关于加强校所合作推动科教融合的意见,开展科教融合平台建设的情况。科技处汇报了所基本情况、“十三五”科技成果、“十四五”规划以及科教融合工作进展。校所双方按照两部委提出的科教融合建设要求,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在科教融合共建机制框架下,研究确定人员互聘、设施共享、联合培养学生、加强合作攻关、开展政策咨询等五个方面的建设目标,制定任务完成指标。吴所长指出,青岛海洋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在新发展阶段再次牵手,发挥各自优势,开展全方位的深度合作,以科教融合机制创新激发创新活力,促进双方长远发展,一定能够实现共建共享和共同进步。
为加深互相了解,王宏斌副所长主持了集中交流研讨,按照海洋基础地质、海岸带地质、油气地质、天然气水合物地质、深海地质、数字地质等领域分为六个小组,由青岛海洋所业务处室负责人和海洋学院相关专业老师共同担任牵头人。会上,小组牵头人、导师代表、管理部门代表踊跃发言,畅谈对科教融合的认识与需求,针对水合物领域国家级创新平台建设、教材编制、精品课程研发、研究生培养双导师制、创新班实习等提出具体建议。此后,海洋学院教师团走进相关业务处室,与六个领域的科研团队开展了点对点专题交流,共同提出教材编写、联合申报项目、举办学术研讨会等计划。
本次研讨会是青岛海洋所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科研人员首次规模性交流,是实施科教融合的“落地行动”。通过研讨,双方加深了了解,巩固了友谊,明确了科教融合目标和科技创新重点突破方向,积极推动了科教融合工作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