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叶思源研究员介绍,此次合作是在该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基金“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固碳能力的探测与评价”项目的资助下完成,双方共同建设了目前最新型的杆形地面高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针对滨海湿地区域研究所设计的用于测量地表高程变化和监测沉积物沉积速率的系统,主要由Rod(测量杆)、Receiver(接收装置)、Arm(测量手臂)以及水平标志层四部分组成。目前该重点实验室在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不同生境建立了4套rSETs监测平台,这是我国首次在海岸带滨海湿地开展的rSETs监测实践,在滨海湿地沉积物加积监测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填补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与研究的空白,也将为丰富全球碳循环评价数据库做出贡献。
据了解,近几年来,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人口增多和社会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面临着严峻挑战,人们对滨海湿地的现状及未来变化趋势更加的关注。滨海湿地地表高程和有机质加积监测是全球碳循环研究的关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