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所举办“世界环境日”“世界海洋日”科普直播讲座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张玉玺、杨金玉 发布时间:2020-06-12

65日,为做好以“美丽中国 我是行动者”为主题的世界环境日和以“保护红树林 保护海洋生态”为主题的世界海洋日科普活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围绕活动主题,与中国地质调查局地学文献中心一起承办了中国地质调查局第十六期“李四光地质科普讲坛”。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传播专家、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印萍研究员主讲 《防治灾害 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普讲座。活动通过微吼融媒体平台向全网直播,讲座吸引了全国多地观众。

印萍研究员从认识海洋讲起,地球表面的70%以上被海水覆盖,一望无际的海水之下不仅有坦荡的深海平原,还有高耸的海山、此起彼伏的丘陵、以及绵长的海岭和深邃的海沟,地壳之下更是“暗流涌动”,整个海洋蕴藏巨大的能量和动力,同时,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和利用也给海洋增加了环境和生态的压力。

在认识海洋之后,印萍研究员详细讲解到,在复杂的地质环境和内外动力的作用下引发了许多的海洋灾害和环境问题,利用大量的图片、影像和动画重点介绍了地震、火山、海啸、海底滑坡、台风、风暴潮等灾害类型,一幅幅海洋灾害的画面触目惊心,让观众意识到各种海洋灾害的发生给人类和地球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此外,海洋生态环境问题也面临着人类活动的严重影响,围填海快速改变海岸的自然属性,滨海湿地锐减造成生态环境退化,海洋环境的污染更是人类面临的巨大挑战,尤其是海洋微塑料对海洋生态环境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的上升加剧了全球极端气候事件的频率、强度和影响范围,加强海洋保护刻不容缓。

最后,印萍研究员讲述了海洋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加强海洋调查研究、监测、预警是减灾防灾和生态环境治理的基础。海洋调查和监测需要多平台、多学科和多手段的结合,我国针对海洋灾害预警与防治已实施很多有效举措,加强海啸的监测和预警更需要全球合作。她呼吁公众积极了解海洋,认知海洋灾害,掌握逃生知识。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为保护海洋环境和防治海洋灾害,实现人与海洋的和谐共处尽一份力。

讲座结束后,江西赣县五云中心小学的同学们为本次活动制作了手抄报,表达了他们对海洋的关心,分享了他们保护环境的做法。他们提到美丽中国,每个人都应该是行动者,保护海洋里的生物,保护红树林,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还要动员说服家人、亲戚、朋友注意环保,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比如购买能够长期使用又无毒的食品包装,养成捡拾和收集垃圾的行为习惯等。

 





相关链接:

印萍研究员从事我国海岸带地质环境调查研究近30年,长期工作在海岸带资源利用与保护,海岸带地质灾害监测的第一线,她和团队提供的科技数据和科技咨询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她同时致力于海洋科学知识传播,提高公民海洋意识。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她更加关注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海洋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问题,经过深入调研和分析,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会议上,她提出了关于海洋领域的多项议案。在这场讲座中,印萍研究员很好地将科技工作者、科普工作者、和政策建议者的三重身份融合在一起,她以海洋地质学家的视角来解读海洋现象和规律,用科普专家的语言向大众讲解科学知识和人大代表关注的问题。

本场讲座的重点是呼吁公众关注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实践出真知,科学数据支撑的建议才能引起政府的重视和公众的共鸣。印萍研究员与她的团队在就某海域海砂盗采案件提供资源环境损害为灌南检察院提供鉴定评估服务的过程中,了解到近年来海洋资源环境生态领域的公益诉讼案件大幅增加,然而却存在发现线索难、调查取证难、损害赔偿司法鉴定难等问题。印萍研究员进而对海砂盗采现象与危害、加强涉海科技资源建设和提高应用效能、海洋科学技术如何更好地服务国家社会需求等做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基于第一手调查资料,针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需要,向政府提交了《加快海砂资源勘查,打击非法开采海砂,强化监管和严格追责的建议》 《关于成立海洋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司法鉴定实验室的建议》 《关于建立河流流域-海洋统一检察生态保护机制的建议》 《建立全国统一的海洋测绘深度基准面的建议》 《加强卫星应用系统建设和提高应用效能的建议》等提案。提出了加快推进国产卫星数据的共享和公用平台的开发,检法两院和海洋资源环境领域科研机构应加强协作,搭建海洋资源环境公益诉讼技术支撑平台,在地质调查中开展资源环境损害案件诉后跟踪和监测,不断提升服务自然资源管理的能力和水平的建议。

科学家开展科普工作可以有效沟通决策者和公众,科学的建议帮助政府制定更合理的政策,科学普及可以帮助公众提高科学素养和资源环境意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有助于政府政策的落地与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