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23 日,由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承办,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地质和大陆架地质研究中心、联合国“海洋十年”“大河三角洲计划-三角洲与河口地球观测项目”提供技术支持的“海岸带地球观测与减灾防灾技术研讨会”在南宁圆满落下帷幕。来自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近百名政府官员、权威专家学者及东亚东南亚地学计划协调委员会国际组织代表参会。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印萍副所长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以“团结协作,互利共赢,推进中国-东盟海岸带地球观测与减防灾技术合作”为主题,聚焦地球观测技术在预报预警、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关键领域的应用,深入探讨了最新研究进展与前沿实践。柬埔寨矿产资源总局、泰国矿产资源局、缅甸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部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位行业专家,分别就地球观测应用、海滩资源、海岸湿地环境、海岸地质灾害等核心议题,分享了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成果。这些前沿成果,充分彰显了科技创新在海岸带减灾防灾领域的强大驱动力,也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多元且有效的思路与方案。
期间,与会专家就如何加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岸带地球观测与减灾防灾领域的合作进行了热烈讨论。面对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严峻形势,各方达成了高度共识:加强国际合作、实现数据与信息共享、协同开展先进技术研发与应用,是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的关键路径。此次会议成效显著,有力推动了中柬、中缅、中泰等双边合作意向的达成,为未来中国地质调查局与东盟在该领域深度合作筑牢根基。
作为2025年中国(广西)-东盟矿业合作大会的分会议之一,本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与东盟国家在海岸带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搭建了桥梁,也为区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通过论坛,各国得以相互借鉴经验、共享技术成果,携手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