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与环境效应
创新海洋天然气水合物资源聚集、开发策略、环境效应等基础理论,研发智能探测与智能监测关键技术装备,为促进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开采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以天然气水合物成藏微观反应机理与宏观地质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实验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阐明含水合物沉积层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响应机制,揭示水合物形成与消亡的控制机理及宏微观分布模式;开展天然气水合物碳库系统研究,深入理解全球天然气水合物碳源碳汇过程及其对环境影响;开展水合物试采与环境监测研究工作,针对不同储层类型,研发不同试采方法和工艺,发展相应的实验模拟和数值模拟手段,评价不同类型水合物生产能力、工程地质风险和试采方法的适应性,建立地质-工程一体化增产延时开采技术和智能监测技术。
2.海洋油气资源潜力战略调查与智能评价
深化南黄海和东海深部油气地质过程与聚集规律认识,开展重-磁-电-震纵向分辨率联合反演技术攻关,揭示5-35千米深度岩石物性参数,探讨欧亚、太平洋、印度等多板块控制下的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效应,完善“高富强”海域深层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形成大型海相中—古生界叠合盆地多源多期油气成藏理论,为海域新区新领域的油气资源评价与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服务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开展海洋地质碳封存实验与数值模拟研究,探讨深部封存体中CO2泄漏机制与封存潜力
3.海洋固体矿产资源成矿作用与分布规律
以深海固体矿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成矿系统理论为指导,开展成矿作用和资源评价研究工作。聚焦国家重大需求,系统开展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物、深海稀土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揭示地质条件、时空演化规律、成矿过程与机制,预测发现新矿种和新矿区,实施资源量估算与开采可行性评价,构建深海战略性关键金属开发利用评估体系,为我国深海固体矿产勘查和矿区圈定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4.海洋矿产资源探测关键技术
瞄准国际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前沿,针对我国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探测技术需求,开展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探测技术创新研究工作,重点进行基于获取深部目标层有效反射信号的地震采集,复杂构造精准成像的地震处理,天然气水合物勘探的立体地震探测,综合地球物理联合反演、海洋大地电磁探测等关键技术研究工作,研发海底矿产与深水地质调查智能机器人及新型水下传感器,适时组织极端环境深潜调查,建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探测关键技术系列,为我国的海洋地质与矿产资源提供高科技支撑。
5.区域海底构造与资源效应
开展重点海域结构的地震探测、东南亚环形俯冲系统数值模拟研究、洋底精细板块边界厘定、多板块参与下的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等,厘定中国东部海域深浅部壳幔结构演变对板块汇聚的响应关系,精细划分与厘定全球陆(洋、幔)块,深化“东亚洋陆汇聚带多圈层作用”理论模式,建立西太平洋板块构造演化历史,动态重建西太平洋典型时期海底边界层古地貌系统,构建全球微板块演化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