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海洋研学课程走进青岛海洋所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孟庆国、卜庆涛、路晶芳、王飞飞、王忠蕾 发布时间:2018-08-06
       81日,来自市南区宁夏路小学、宁夏路第二小学和天山小学等五所学校的近40名同学,参加了由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推出的海洋研学课程“岩石与宝石”。至此,青岛海洋所与青岛市市南区海洋教育联盟合作开展的三期“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海洋研学课程”顺利结束。
        青岛海洋所的科研人员给参加第三期研学课程的同学们作了 “石头的故事” 科普报告,向同学们介绍了“最古老的石头”、最年轻的石头最坚硬的石头最柔软的石头最鲜艳的石头等,结合青岛海边和崂山的花岗岩讲解了不同种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在随后的观察宝玉石互动实验课上,科普志愿者首先从宝玉石的分类入手,向同学们做了生动的介绍,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观察和测验部分,同学们认真观察了红宝石、水晶、珊瑚等各种宝玉石的形状、光泽并认真记录。从最后的测验结果看,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名称、花岗岩的成分、一种宝石外观特征等基础知识。
        据悉,719日,青岛海洋所“天然气水合物科普团队”为青岛市嘉峪关学校、市南区实验小学和镇江路小学的师生准备了以可燃冰为主题的第二期研学课程。科普志愿者首先向前来学习的同学们讲授了一次极具趣味性和科普性的课程,然后开展了可燃冰互动实验课,通过球棍模型拼插组成可燃冰的分子模型,再使用磁力贴工具拼接构成可燃冰的笼型结构,最后是可燃冰的燃烧实验。同学们最感兴趣的是可燃冰实物实验,通过与可燃冰的近距离接触,每个同学都能摸一摸,亲手称量、点火、记录。实验完成后,同学们将实验工具收拾整齐,认真完成这次研学报告,记录他们的所观、所感和此次研学之旅的心得体会。
    725日,青岛海洋所“实验测试中心微体古生物组科普团队”为新世纪学校、南京路小学和福林小学的师生准备了以“认识有孔虫”为主题的第二期研学课程。同学们参观了地质石林、海洋科技馆,听了科普志愿者关于“有孔虫-大海中的小巨人”的科普报告,报告介绍了有孔虫这一5亿年前就生活在海洋中的原生生物的种类、形态、结构、生活环境等。在有孔虫科普主题板块及显微镜实验观察环节,同学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其中,通过认真聆听学习,显微镜镜下观察,明白了它“大海中的小巨人”名号的由来及深切含义,也发现了更加多姿多彩的显微镜下世界,还动手绘制出了他们眼中的漂亮小美人。   
  同学们在三次研学之旅中切身感受了科研工作和科研精神,并通过亲身实践充分了解了可燃冰、微体古生物以及宝玉石的科学知识。通过研学活动真正让同学们浸入到科学研究中,一窥海洋科学的广袤。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将通过此次研学之旅正式向青岛市市南区青少年海洋教育联盟打开大门,为青少年的海洋教育贡献力量。
        据了解,本次暑期研学之旅是青岛海洋所发挥专业优势,与市南区海洋教育联盟实践基地合作育人的一次创新尝试,主要采用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项目式学习等方式,推进市南区海洋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将海洋要素融入式教学的研究,积极推动海洋教育研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