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地质九号”南海海试日志(二)
作者:中国矿业报记者 李 平
发布时间:2020-10-26
“海洋地质九号”在海上锚泊了一晚,一觉醒来,打开遮光帘子,太阳已经老高了。早就听说海上观日出挺有意思的,但记者改不了睡懒觉的习惯,看来得等到明天再观赏了。眼睁睁的瞅一轮红日从海里慢吞吞、懒洋洋的从大海中冒上来,那种感觉肯定很不错。不过从窗户向外看,太阳似乎一会儿就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刚刚看见在窗的左边,等刷牙洗脸完毕,又跑到了窗的右边。实际上这是一个错觉,这两天,船在海试海域的位置相对固定,听船上的人介绍,船头有一根锚绳直接伸到海底固定住,船尾则是随着海浪的翻滚和海风的大小来回左右摇摆,而且幅度比较大,在船上都能明显感觉到“海上伦巴”的律动。 今天的任务原本是要将两套比较大装备投入到海底,但由于风浪比较大,海况不是那么好,估计这两套装备要投放海底有点悬。本次海洋地质九号海试首席科学家、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所高工杨源告诉记者,昨天晚上两三点的时候,船被大风大浪掀的走锚了,已经偏离了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的投放海域,为了安全起见船舶起锚重新选择了2海里以外的区域抛锚。根据今天的海况,能把昨天投放入海的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回收上来就不错了。据了解,海底边界层是化学、物理与生物过程相互作用与耦合十分复杂的区域。海底原位监测技术是一种集各种海洋仪器与机电技术为一体,可对海底边界层生物、水文与地质等多种要素的变化进行定点、连续、实时监测的水下观测技术。本次海试的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是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所自主研发的,近海海试的成功布放与回收,为下一步开展的深海试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午9点,就开始进入打捞作业。远观海面,那套系统已经卸下了昨天加装在下面增加下沉重力的铁饼,浮出了海面,橘黄色的浮力装置在海浪的拍打下若隐若现,似乎在有意向你显摆它的存在,但又跟你若即若离,就不愿跟你亲密,刻意向你示威:来吧,靠近我呀!
船不得不向目标驱动,这种一点一点慢慢接近的过程,很委婉,也很缠绵,无时无刻不在考验着你的耐性,船速如果太快了,激起的海浪又会将它冲跑了,所以不得不像哄小孩一般,悠着点靠近。今天的风浪明显比昨天白天大了许多,记者昨天还穿着短袖,今天不得不穿上厚一点的长袖衬衫了。海面波涛汹涌,忽高忽低的,形成较大的起伏,船体在风浪的折腾中也明显没有那么稳定,海浪翻滚下形成的强大的推力不是人为可控的,这无形中给今天的打捞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听技术人员介绍,增加下沉重力的铁饼原本是要弃于海底的,但这次海试,却增加了一个技术难度,要将铁饼一块打捞上来。已经浮出海面的装置跟沉入海底的铁饼,有一根绳子相互牵引着,在海上形成了一个相对固定的漂浮范围。但这样的固定,对海上打捞作业未必是好事,因为海试作业都在船尾平台的甲板上作业,强大的海流作用下导致船体尾部一时难以对准接近目标,如果没有铁饼的牵制,就可以用自带缆绳的改装后可以远程操控的海上救身器靠近过去,勾住目标,然后将其拽过来。但现在目标跟沉入海底的铁饼连着,船没有靠近的话,是根本拽不动的。
船尾已经聚集了不少人,底层甲板和二层甲板上都有,站在二层的技术人员不停地从两侧的瞭望孔向海上观望,寻找目标。在洋流作用下,目标点一会在船尾远处,一会在船的左侧,一会又在右侧,捉迷藏一般。
等待,无可奈何的等待!整整一上午的时间,就在这种等待中慢慢消耗殆尽。
杨源告诉记者,南海海试一般以五一节后和国庆节前为最佳的时间点,以往这个时间段,基本没有在南海海域进行过海试,像今天这样的天气和海况,本来不适宜海上作业的,这对本次设备回收是一次考验,更是对船长驾驶技术的一次考验。毕竟船体太大,掌舵的船长是没法直接看到目标的,只能根据观察人员用对讲机确定方位,然后用船尾靠近目标。

中午11点50分,目标接近船体,观察人员通知准备打捞,此时大家正在餐厅吃午饭,听到号令,大家纷纷往嘴里抢扒几口,匆忙放下碗筷,迅速奔向船尾。记者也迅速赶到船尾的二层甲板上,从左侧的观察孔伸出脑袋,此时目标体正紧挨着船尾的左侧边漂浮。船长进一步校准位置,12点整,船尾正对着两米开外的打捞目标,此时站在船尾甲板上的技术人员迅速甩出带铆爪的绳子,一下子勾住了目标体,众人纷纷使劲往船边上拽。船上的起吊设备也迅速启动,12点10分,在海底工作了一个昼夜的海底海洋要素边界层监测系统终于被打捞上船,所有人长长嘘了一口气。但是,由于风高浪急,海况不佳,为保障海洋地质九号和船上人员的安全,杨源指挥大家割断连接原计划一起打捞上来的铁饼的绳子,放弃打捞,寻找附近港湾避风。原定下午的海试计划也只得放弃。
气象预报显示,22日晚间台风将经过海洋地质九号正在作业的海域。此时,明显感觉台风的先头部队已经临近,而在此之前,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打捞物体上,根本没有感觉台风的降临,也没有感觉到危险的存在。几分钟后,船立即启航,赶往附近珠海的桂山岛海域避风。下午三点多,船已经安全抵达桂山岛抛锚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