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相关的环境驱动对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的影响”研讨会成功召开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杨士雄、叶思源/文 丁喜桂/图 发布时间:2016-09-30
   
    9月26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联合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中国地质调查局滨海湿地生物地质重点实验室,共同发起了以“气候变化与相关的环境驱动对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的影响”为主题的第9期鳌山论坛,并顺利闭幕。中国地质调查局严光生总工程师、美国地质调查局Matthew Eric Andersen副局长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美国地质调查局朱志良主任、美国国家湿地中心Scott Allen Wilson主任、海洋国家实验室潘克厚秘书长出席了会议。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吴能友所长主持了开幕式。 
  
    据了解,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武强院士、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叶思源研究员、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Edward A. Laws教授、丹麦奥胡斯大学Hans Brix教授、美国国家湿地中心Kenneth W. Krauss研究员担任本期论坛执行主席,来自国内外高校和科研单位约10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此次论坛共包括2个主旨报告,17个科技报告和12个开放讨论。 
  
    会上,叶思源和Matthew Eric Andersen首先分别介绍了中美两国地质调查局在海岸湿地研究的现状。随后,各位国内外专家、教授围绕气候变化及其对湿地生物地球化学及碳循环过程的影响、湿地植被与修复、气候变化和沉积物供应减少对三角洲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与红树林生态系统四个方面作了特邀报告。与会学者针对海岸湿地脆弱性评价,固碳能力评估,景观变化及驱动力分析,生物多样性及保护对策以及湿地管理模式等问题进行了讨论,总结了当前研究进展情况,梳理了海岸湿地研究中需要重点解决的科学问题。 
  
    会议认为:近百年来的气候变暖对海岸带与滨海湿地产生了重要而深刻的影响。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胁迫,我国海岸带及滨海湿地的脆弱性更加凸显,应当给予高度关注。并且在海岸湿地功能研究领域仍有一系列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亟待研究和突破,应从海岸湿地功能驱动效应、对湿地功能影响的来源与多样性状况、海岸湿地生态环境变化模拟预测方法、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等方面开展系统研究。国内外专家学者一致赞同且积极响应建议针对海岸湿地功能问题成立国际研究中心,加强国内外学者和研究生交流访问,建立滨海湿地国际研究学会,共同发表科学研究成果等一系列重要举措。 
  
    经过一天的研讨,会议提高了对气候变化和相关环境因素对海岸湿地功能的影响的科学认识,明确了未来研究工作的发展方向,也为推进“十三五”海岸湿地相关重点研发专项的申报和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实现了预期目的。
 
吴能友所长致开幕词
 
严光生总工程师讲话
 
Matthew Eric Andersen副局长讲话
 
听取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