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地球表面积达71%的海洋是长期被敬畏的。不竭的海流和潮汐荡涤一切污渍尘埃,深深的海洋蕴藏无尽的资源,鱼虾贝蟹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供应,海洋似乎是取之不竭的百宝囊、坚不可摧的金刚之身。进入工业化时代后,人类探索、开发和征服海洋的意愿不断增强,海洋以更完整的面貌呈现在人类的面前,为人类提供更多的资源、能源和发展空间。但我们逐渐认识到,海洋也是脆弱的,海洋环境和资源正以我们前所未知的速度在退化。
国际粮农组织近期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球80%的渔业资源处于超负荷消耗状态,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将近90%的海洋鱼类资源数量骤减,过度捕捞导致了全世界1/4渔业已经崩溃。过去50年,全球海洋近一半的鱼消失了,全球90%的大型鱼类濒临绝迹。我国90%的近海海域已经无鱼可捕。
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更是不容乐观,全球海洋污染和酸化问题不断加剧。我国近岸海域长期遭受富营养化的困扰,赤潮和绿潮频发。近年来,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不久前在马里亚纳海沟一万多米深处发现的塑料袋和糖果包装纸,让更多的人意识到捍卫地球健康的海洋屏障在不断地被突破,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中的更自觉的海洋保护意识和行动是人类最理智的抉择。
海洋不再是蓝色净土,陆域生活生产活动对海洋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加强海洋调查和评价,是人类探索海洋可开发新资源,审视已有开发活动对海洋资源环境影响,评估海洋生态和环境风险,开展科学评价和预测,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科学解决方案的必然途径。
海岸带地区位于陆海交互地带,连接陆地和海洋,是海洋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键和核心。海岸带资源环境综合地质调查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科学评估海岸带自然资源承载力和开发利用适宜性,科学指导海岸带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构建海洋生态屏障。这也是新时期地质工作者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服务全球海洋命运共同体构建、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责任担当和实际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