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果快讯

滨海湿地项目完成辽河三角洲海岸带夏季有机质加积监测

来源:海洋环境地质室 作者:赵广明 发布时间:2014-08-15

8月10日,我所滨海湿地项目组完成了对辽河三角洲海岸带夏季有机质加积监测工作,获得了一批珍贵的第一手监测数据。

 

    据项目负责人叶思源研究员介绍,本次野外工作中,项目组抓住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芦苇和翅碱蓬两种当地典型植被在7月底生物量达到最大峰值这一重要时间点,利用在我国海岸带建立的首个杆形地面高程监测系统(Rod Surface Elevation Table System,简称rSETs),对布设在两种植被类型的4个站点进行了监测。调查过程中,项目组人员克服了夏季高温酷暑,湿地蚊虫叮咬等恶劣条件,成功完成了设计的工作任务。本次监测获得的数据,将来可为我国乃至全球碳循环评价数据库建立做出贡献。

 

    期间,针对取得的监测数据,来自美国路易斯安娜州立大学的Edward Laws 教授对项目组成员进行了MATLAB 软件应用培训,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MATLAB 软件分析和处理监测数据,为项目组将来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悉,2013年5月,青岛所与美国地质调查局国家湿地中心合作在辽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建成了我国首个杆形地面高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是一套针对滨海湿地区域研究所设计的用于测量地表高程变化和监测沉积物沉积速率的系统,主要由Rod(测量杆)、Receiver(接收装置)、Arm(测量手臂)以及水平标志层四部分组成。

 

野外监测现场

 

测量获取样品

 

软件应用培训

访问次数 : 62
2186814488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