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所科研人员在渤海北部海平面变化研究方面取得新认识

来源:地调局青岛海洋所 作者:王忠蕾 发布时间:2021-03-30

近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辽东湾北部沉积环境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在国际期刊《第四纪国际》(Quaternary International)在线发表题为“中更新世以来辽东湾西北部沉积环境演化与物源分析”(Sedimentary environment evolution and provenance analysis of northwestern Liaodong Bay from the Middle Pleistocene)的论文。文章对渤海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过程、黄河贯通及输送物质运移和渤海环流体系等科学问题研究是重要的参考。

辽东湾地处渤海北部,是渤海最大的海湾,对海平面变化、气候变化和新构造运动等事件反应敏感,是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化研究的理想场所。海域沉积环境演化研究对于预测未来海平面变化有重要意义。

研究发现:(1)中更新世末期以来该区开始发生大规模海侵,至全新世共发生了三次,时代分别为MIS7MIS5MIS1,与全球海平面变化一致,但这一认识与早期渤海及辽东湾海侵发生于MIS5MIS3MIS1三期的研究结果不同,作者认为渤海地区可能不存在MIS3期海侵或者MIS3期海侵范围较小未进入辽东湾地区。(2)沉积物来源分析显示该区为一个混合沉积区,主要沉积物来源黄河辽河(原双台子河)和大辽河。在上述三个海相时期,沉积物主要是黄河输送至渤海的物质在渤海环流和沿岸流的携带下,搬运至辽东湾西北部;而在海侵以前,也就是早更新世晚期至中更新世末期这段时间,辽东湾北部为陆相的湖泊沉积环境,高水位时期辽东湾西北部沉积物受黄河改道至北部入海的影响,沉积物以接收黄河输送物质为主;低水位期以接受近源的辽河和大辽河输送物质为主。上述研究认为黄河携带入海泥沙向北扩散最远可以到达40.5°N以北地区,对前人研究只能到达39.6°N的认识是一个重要更新。